新闻中心
古稀剑客逐梦世锦赛 七旬长者以剑为笔书写传奇
2025年5月23日,北京朝阳区击剑训练馆内,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身着专业击剑服,手持重剑,步伐稳健地踏上剑道,金属碰撞声清脆响起,70岁的李德昌一个干净利落的进攻,剑尖精准击中对手的有效部位,收剑、行礼,动作一气呵成,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。
"年龄只是数字,我的目标是参加世界击剑锦标赛。"李德昌擦拭着额头的汗珠,眼神坚定地说道。
花甲之年执剑 十年磨一剑
李德昌的击剑之路始于十年前,退休那年,他在公园偶然看到一群击剑爱好者训练,银光闪闪的剑身划破空气的嗖嗖声,瞬间点燃了他内心深处的火花。
"很多人都说我这个年纪应该在家养老,但击剑让我感觉重生。"李德昌告诉记者,他最初接触击剑只是为了锻炼身体,没想到逐渐沉迷于这项"智者的运动"。
开始训练时,李德昌面临诸多挑战,身体柔韧性下降、反应速度不如年轻人、体能有限...但这些都没有阻挡他的热情,他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:每周五天,每天三小时训练,包括基本功练习、技术训练和实战对抗。
"击剑不仅是体力运动,更是脑力运动。"李德昌说,"你需要预判对手的动作,制定战术,这就像下棋一样,只不过更加激烈。"
科学训练打破年龄界限
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专家张教授表示:"随着社会进步和医疗水平提高,老年人的运动能力远超我们传统认知,科学训练下,七十岁老人完全能够参与击剑这类运动。"
李德昌的训练团队包括专业击剑教练、体能训练师和营养师,他们根据其年龄特点定制了专属方案,重点加强心肺功能、柔韧性和反应速度的训练。
"李老先生的最大优势是经验丰富,心态稳定。"教练刘波评价道,"年轻人容易急躁,但他总是沉着冷静,善于观察和思考,这是很多年轻选手都不具备的品质。"
近年来,老年体育运动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,2024年,国际击剑联合会首次设立了老年世锦赛,分为60+、70+和80+三个年龄组,这一举措极大地鼓舞了像李德昌这样的老年击剑爱好者。
银发剑客的世锦赛梦想
2025年世界老年击剑锦标赛将于10月在法国巴黎举行,李德昌正在为资格赛做全力准备。
"我的目标是站上世锦赛的舞台,向世界展示中国老年人的风采。"李德昌说,"这不是为了证明什么,只是想告诉自己,年龄不应该成为追求梦想的障碍。"

每天清晨,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,李德昌已经开始了一天的训练,热身、步法练习、技术动作训练、实战对抗...他的训练强度甚至让许多年轻人自叹不如。
"有时候也会感到疲惫,但每当握住剑柄,那种兴奋感就会让我忘记年龄。"李德昌笑着说。

带动银发体育新风尚
李德昌的故事正在感染越来越多的人,在他的影响下,当地老年击剑俱乐部从最初的寥寥数人发展到如今近百名固定会员。
67岁的王阿姨加入俱乐部已经两年:"原来觉得退休后生活乏味,现在找到了新的激情,李老师让我们看到,年龄不是问题,心态才是关键。"
社区工作人员表示,李德昌和他的击剑伙伴们已经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:"这些银发剑客展现了新时代老年人的精神风貌,活跃了社区体育文化。"
体育主管部门注意到这一现象,正在考虑加大老年体育设施投入,开设更多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,2025年初,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提出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群体的体育项目,完善相关赛事体系。
挑战与突破
尽管进步显著,李德昌仍然面临挑战,国际老年击剑竞赛水平不断提高,欧洲选手有着多年的训练基础和技术积累。
"国内老年击剑起步较晚,我们需要更快进步。"李德昌坦然承认与国际高水平选手的差距,但他相信通过科学训练和坚持不懈,能够逐步缩小这一差距。
他的教练团队正在研究国际老年击剑比赛的视频资料,分析技术特点和战术趋势。"老年击剑与青年击剑有所不同,更注重技巧和经验,而不是单纯的速度和力量。"刘教练解释道。
书写不一样的老龄化篇章
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,如何让老年人拥有高质量晚年生活成为社会重要议题,李德昌和他的伙伴们用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
社会学专家认为:"积极老龄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,像击剑这样的运动不仅能够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,还能提供社交平台和心理支持,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。"
李德昌计划在参加完世锦赛后,投身击剑推广工作,让更多老年人了解并喜爱上这项运动。"我希望建立一個老年击剑培训基地,聘请专业教练,让更多同龄人能够体验击剑的乐趣。"
训练馆内,李德昌再次戴上面罩,手持剑柄,走向剑道,他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挺拔,银发下的目光专注而坚定。
"每个人都会老去,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老去。"李德昌说,"我选择手持剑柄,直面挑战。"



2025-09-26
浏览次数:
次
返回列表